乌合麒麟再发新作,中国外交用漫画破壁西方霸权
2020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一场由中国著名CG画家乌合麒麟绘制的一幅“澳大利亚士兵在阿富汗残杀少年“的漫画引发的中澳舆论交锋引爆网络媒体。面对我方以漫画为主要载体严正谴责、接连驳斥,最终以澳方承认错误、承诺向阿富汗军民进行赔偿而告终。
2021年4月26日,微博ID为“一个热爱学习的男孩”的90后插画师改编日本名画《神奈川冲浪里》为《神奈氚冲浪里》,谴责日本决定将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贴图被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推特转发后,惹来日本上下抗议,要求其删帖并道歉。最终赵立坚以“推特置顶”予以强烈回击。
2021年5月7日,在以美国为首的七国集团(G7)外长会在英国伦敦结束不久,乌合麒麟再次在个人微博上发布的一张“老照片”,并配有“上次这帮家伙为了中国搞在一起还是1900年,一百二十年了,还在做梦。”的简短评论,又一次刷屏全网,并让西方媒体“集体哑火”。
曾几何时,中国通过各种渠道试图揭露西方双标,但无论台词多么铿锵有力,西方媒体和民众压根儿没放在心上。自去年以来在民间创作者的配合下,我国创新推出“漫画评论”新战法,用西方人看得懂的语言,一次次成功破壁“文化霸权”,赢得国际舆论斗争主动权。
上述的成功案例,既体现了文化手段在国际舆论斗争中的重要性,也折射出官方与民间运用“软实力”破壁“文化霸权”的底气和能力,对于我们今后在国际舆论场开展舆论斗争和发展“漫画评论”具有深刻启示。
漫画作为独特的艺术门类,被人们称之为“没有国界的世界语”,并被西方艺术评论家们誉为“ 第九艺术”。
据史料记载,讽刺漫画最早萌芽于十五世纪的欧洲,主要以夸张变形人物形象以及指桑骂槐的隐喻性出现在绘画作品中,并成为教派之间斗争中血不见刃的利器。进入十六世纪后,伴随意大利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的兴起,逐渐承担起政治派别斗争的重要任务。
十七世纪的欧洲,在英国产业革命的背景下,一批优秀漫画家筑起了英国现代漫画的黄金时代,诞生了大讽刺漫画家威廉·贺加斯等代表。到了十九世纪后半叶,欧洲一些城市纷纷创刊漫画杂志,用讽刺幽默的漫画描绘社会百态、宣泄心中的情绪,并掀起批判风潮。此后迅速席卷整个世界,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也开始兴起这股热潮。
△威廉·贺加斯创作于1732-1735年的《浪子生涯》系列油画的第八幅,描述了一名叫汤姆的青年继承了父亲的财产后从堕落到疯癫的全部过程。
二十世纪初,漫画受西方人道主义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这个时期出现了幽默漫画、多格漫画、长篇连环漫画等各种类型,并成功实现商业化运作。如,二十世纪时期的日本和美国,漫画已成为这两个国家的支柱产业,并开创现代漫画的新纪元。
△20世纪50年代日本战前作品《冒险唐吉》连环画
进入二十一世纪,漫画艺术表现形式和品种多彩纷呈,从单一的政治讽刺漫画逐渐发展成为多元漫画。例如,感想式漫画、抒情性漫画、哲理性漫画、水墨漫画等等不一而足,以至人们无法辨别。其中,冷幽默漫画和实用漫画最为典型。冷幽默漫画中包括黑色幽默、荒诞幽默及前卫漫画;实用漫画中包括插图漫画、广告漫画以及趋利漫画等等。
△20世纪80年代日本北条司《猫眼三姐妹》对性感女性的刻画
相比较而言,欧美等西方国家尽管也在发展漫画产业,但是讽刺漫画的作用,特别是政治漫画的作用却始终没被忽视,甚至成为他们传播文化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的重要工具。不仅仅是漫画,包括体育、书籍、电影、音乐等与人们文化活动息息相关的娱乐方式,都能在欧美等国家“霸权政策”中寻找到自己的位置。
△2015年法国《寒流》漫画杂志将“中国人占领巴黎”的场景。作为封面,在最醒目的地方写着:黄祸已至,挡之晚矣。
以19-20世纪初期的美国漫画的为例:这个时期,中国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华人劳工由贫弱的祖国流向海外,美国排华现象严重,甚至在 1882年通过了《排华法案》。那时的流行语“黄祸”(Yellow Peril)是典型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色彩的隐喻,认为黄皮肤的东亚人是对西方文明世界的威胁。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形象非傅满洲(Fu Manchu)莫属。
值得关注的是,漫画引入我国的时间并不晚。1934年1月12日中国唯一首创讽刺和幽默画刊《时代漫画》在上海创刊,画刊为16开本月刊,著名漫画家鲁少飞任主编。创刊号封面由著名漫画家张光宇设计(图1),寓意以漫画为武器表达独立之精神,面对时代的强权政治而“威武不屈”。《时代漫画》共出版发行了39期,1937年因抗战而终刊。
尤其是在近代以救亡与革命为主题的时代变局中, 漫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始终与政治上不同类型革命潮流消长密切相关。在建国前后,漫画一直呈现着“艺术性”与“政治性”的多重面相。抗美援朝运动中兴起的漫画运动在“化大众”的过程中实践着艺术的“大众化”从而政治化,漫画开始疏离其仅“艺术性”取向而成为主要体现其“政治性”的宣教工具。
△中国志愿军抗美援朝期间的宣传漫画
进入20世纪90年代初期,受日本少女漫画和言情漫画市场化输入的影响,国内政治讽刺漫画和幽默漫画等主流漫画遭受经济利益大潮的冲击,逐渐开始退却和萎缩。而实用漫画恰恰迎合大众消费心理和感官刺激,消解了漫画艺术的深度意义和艺术灵韵,使漫画成为青少年群体中一种独有的消遣娱乐方式。
综上所述,政治和讽刺漫画作为一种快、狠、准的社会评论方式,对时代总是有着难以估量的影响力。正如《巴尔的摩太阳报》的编辑门肯曾说:“给我一个好的漫画家,我会裁掉一半的社论撰稿人”。同样,这个观点也值得我们反思!
回到文章开头,自2020年11月以来,先有乌合麒麟“抛砖引玉”,后有“一个热爱学习的男孩”接力跟进,加上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推特助澜”,中国推出的“漫画评论”用全世界看得懂的语言,先后成功痛击和谴责了澳大利亚、日本及以美国为首的“G7”等恶劣行为,并赢得国际舆论斗争主动权。回顾3场“漫画事件”主要有4个特点。
2020年11月19日,澳大利亚国防军督察长办公室发布调查报告,证实澳军人涉嫌在阿富汗参与杀害囚犯和平民事件。报告细节显示,澳特种部队在阿富汗为“练手”,残杀39名阿富汗平民。有一次,两名14岁男孩被割喉装进袋子扔进附近的河里。此事引发澳大利亚社会震动和国际舆论强烈谴责。
随后,这个细节也成为中国CG画家乌合麒麟的依据,创作了一幅名为“和平之师”的作品,还原了澳大利亚特种部队在阿富汗的残忍行为。11月30日,我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社交媒体推特转发乌合麒麟讽刺漫画表示,“对于澳大利亚士兵残杀阿富汗平民和犯人的行为感到震惊。我们强烈谴责这种行为,并呼吁他们为此事负责。”
没想到,仅2小时后,这幅犀利的作品就令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恼羞成怒,亲自下场,强调“这是一张伪造的图片”,并要求中国政府公开道歉。莫里森上述讲话内容冲上推特热搜后,西方主流媒体纷纷进行报道,拉开了此次舆论斗争的序幕。
△莫里森要求中国道歉 (天空新闻视频截图)
尽管澳大利亚拉来法国、新西兰等西方盟友站队帮腔,但澳士兵在阿富汗虐杀平民的事实已为全世界所知,其盟友也只能含糊指责中国。12月1日,我驻法国大使馆发声,对法国这个反复声称要捍卫“漫画权”的国家,却不能容忍中国漫画家“漫画权”的行为进行严正批驳,这一反击瞬间让法国失声。
12月2日,乌合麒麟乘胜追击发布了第二张漫画《致莫里森》,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等纷纷在推特账号上转发这幅漫画,再次引爆推特平台,形成对澳大利亚又一轮舆论攻势。最终,以澳方承认错误、承诺向阿富汗军民进行赔偿而告终。
今年4月13日,日本政府公然决定将福岛核电站核污染水排入大海。消息一出,立即引发国内外强烈反对和批评。4月20日,微博ID为“一个热爱学习的男孩”的90后插画师以日本名画《神奈川冲浪里》为底稿改编创作出新版《神奈氚冲浪里》,抗议和谴责日本政府不该把核污染水“一倒了之”。
画作的细节满满:白色海浪犹如人类畸形的手指、扭曲的婴儿、变异的海洋生物、在海浪中苦苦挣扎,运输船只上一边是身穿防护服的人往大海里倒着带有放射性物质的核污染水,另一边是“打着领带”“头发谢顶”的中年男人鞠躬道歉……将全人类所面临的后果展现地淋漓尽致。
4月26日,我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推特上转发的两幅画作,一幅是日本名画《神奈川冲浪里》,另一幅是“一个热爱学习的男孩”在原画基础上二次创作而来的《神奈氚冲浪里》。并附文道:“中国的插画师重新创作了日本画作《神奈川冲浪里》。如果原作者葛饰北斋现在还活着,他也会非常关心日本核废水问题。”
一字之别,重若千均。面对赵立坚在推特上发出的这两幅画作,推特认证为“日本参议院议员”的佐藤正久急了。4月27日,他在其推特上发文表示,“以污染日本传统文化的方式来表达对处理核污水的抗议,无论如何都是不可接受的。日本政府也必须提出严正抗议。”最终赵立坚以“推特置顶”予以强烈回击,并引发国际舆论谴责。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5月2日日本《东京新闻》刊登了一则名叫《战浪外交》的讽刺漫画,特地用括号备注了“战狼外交”,署名为佐藤正明。漫画沿用《神奈川冲浪里》的构图,描绘了中国海警船正驱逐日本小艇等画面。看到这幅漫画中国网友不但没生气,还点赞“画得太好了,惟妙惟肖”。让其“谐音梗”变成了“大笑话”!
2021年5月7日,在以美国为首的七国集团(G7)外长会在英国伦敦结束不久,乌合麒麟再次在个人微博上发布的一张“老照片”,并配有“上次这帮家伙为了中国搞在一起还是1900年,一百二十年了,还在做梦。”的讽刺评论,又一次刷屏全网。
与之前的作品一样,这幅“真假难辨”的作品“骗”了很多读者的眼睛:“真的是老照片吗?”评论区里有读者热心回应:这其实是一张CG画。更有细心网友与原图片比较发现,乌合麒麟的这幅“以古喻今”的作品有三处不同:
一是时间上相差120年。在乌合麒麟的笔下,当初侵华的八国联军变成了“老G7”,一行“InvadersUnited Kingdom 1900”提醒着人们铭记那段侵略和掠夺的历史;警示七国集团“现在都2021年了,中国早已今非昔比,冷战思维当休矣!”
二是尴尬的印度形象。作为此次七国集团外长会议被邀请的非正式成员,印度代表团中有2人新冠检测结果呈阳性,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改为以线上形式参会。而“老照片”灯柱旁的角落里,打着吊水也要合影的印度人员看起来十分尴尬。讽刺其“自身难保”还要来“趟混水”!
三是重现昔日嘴脸。“老照片”中,七国人员除了统一佩戴黑色口罩外,着装打扮跟当年的八国联军如出一辙,笔挺地以“社交距离”站开,七国人员的黑色口罩和印度人员的白色口罩形成了鲜明对比,藏在后面的丑陋嘴脸不言自明!
以古喻今,入木三分。正如5月6日新华社发文称,七国集团外长会日前在伦敦落幕,美英等国在会场内外的表现颇给人一种感觉:岳不群来了。此人看似一身正气,江湖名号“君子剑”,但人们后来发现,此人实乃不折不扣的“伪君子”,满口正义的背后,充满卑劣的算计。
纵观这三场由漫画家乌合麒麟和“一个热爱学习的男孩”插画师作品的国际舆论斗争全过程,中方赢得最后的胜利并非偶然,但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却是多方面的。
正如本文之前所说,欧洲作为漫画的萌芽地,不仅仅是供人们消遣的娱乐工具,也是他们传播西方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工具。通过漫画可以窥探其政治意图和外交政策发展变化。如,2020年初中国武汉疫情爆发时,丹麦《日德兰邮报》网站发布讽刺漫画把五星红旗的五星改为病毒图样。我驻丹麦使馆发言人对此发表严正声明,对其进行强烈谴责。
此次我方接二连三获得国际舆论斗争胜利,生动展示了漫画形式在国际舆论斗争中的特殊作用,也彰显了我方“以彼之道还治彼身”的文化自信与强大底气。同时,启示我们在未来国际舆论斗争中,既要寻找中西方文化的共通点,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下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也要不断寻找能够消除话语壁垒、融通中外、契合国外受众心理的传播方式,实现国际舆论斗争的突围。
长期以来,由于中西方话语体系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中国通过各种渠道试图揭露西方霸权和双标,但无论台词多么铿锵有力,西方媒体和民众压根儿放在心上。而漫画和图片传播的形象化表达方式,可以跨越文化背景和语言体系的差异,使中西方网民都能直观理解其表达的意思。
此次乌合麒麟发布的几幅超写实风格漫画,表面上是“照片”与“漫画”之争,实则是一场不见硝烟的舆论交锋,它消弭了中西文化背景和语言体系的障碍,打破了西方国家文化壁垒的阻挠,达到了“一图胜千言”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这也启示我们,必须从维护国家形象与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把文化手段的国际传播和舆论斗争作为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部分,对涉及我政治、外交、军事、民生等方面的国际传播议题一体筹划设计,夺取国际舆论斗争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此次微博ID为“一个热爱学习的男孩”插画师改编日本名画《神奈川冲浪里》为《神奈氚冲浪里》,谴责日本决定将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事情发生后,之所以引发日本上下强烈抗议,因为这幅名画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在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较大,且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创意IP。
中国插画师创作的《神奈氚冲浪里》登上热搜后,引发了国内外网友的强烈共鸣,不少中国网友也开始对《神奈川冲浪里》进行二次创作,来表达对日本不负责任态度的谴责,在网上形成了强大的舆论攻势。此役启示我们,要取得国际舆论斗争作的胜利,要善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从其最意料不到的话题入手制造“硬梗”。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国际传播和舆论斗争,主要由国家、军队的职能部门和新闻媒体承担,而对于民间舆论资源的发掘和利用则远远不够。回顾我方此次舆论斗争“三连击”,与外交部善于借力社交媒体平台,用漫画这种通俗易懂而又为中外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与来自民间漫画的作者乌合麒麟和“一个热爱学习的男孩”插画师等力量形成话题互动密不可分。
通过打赢这几场国际舆论主动仗,充分证明了民间舆论力量的重要性,也显示了民间与官方舆论力量形成合力所产生的强大力量。为此,未来无论是在国际舆论场还是国内舆论场,都应该有意识地培养支持像乌合麒麟、“一个热爱学习的男孩”“乌鸦校尉”这样的新生代民间力量,使其成为传播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开展国际舆论斗争的生力军。
外交活动是一种价值观、文化观的交流,坚强、果敢、自信的外交行为往往显露出了自我文化观的优越感,这种外交活动的成功实质上是把自己一方的文化观、价值观传送给对方,是对对方一种潜移默化的思想诱导。因此,文化观和价值观上的取胜对政治斗争、国际舆论斗争既有着直接的影响,更有着长久的意义。
部分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观察者网、军事记者等公开报道
交流/咨询/合作请加主编微信号:7759813申请转载/加入研习社请加小助理微信号:whcy006